2021 Reuters數位媒體研究報告

Crystal KUO
Sep 13, 2021

--

路透社每年都會做的「Reuters Digital News Report」大概在六月左右會發布,透過線上問卷來了解每個國家閱聽者的特性、接觸資訊的管道、使用習慣等等。約有100多頁滿滿的英文,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專業名詞,認真讀起來有點辛苦。

因為工作需要所以花時間讀了以下,一些雜談筆記記在這裡,說不定會有解讀錯誤的地方請見諒。

整體而言今年的報告的最大影響因素仍是疫情。

台灣綜合觀察

148–149頁

  • 網路新聞仍是趨勢佔81%,用手機看新聞的人佔77%
  • 因為疫情的關係,全球對於新聞的信任度增加,但台灣民眾對於新聞的信心低落(排名42,全部46個國家),對於搜尋來的信任大於社群媒體
  • 民眾信任度前五名:公視、商周、天下、TVBS、經濟日報
  • 每週使用新聞網路媒體前五名:Yahoo、Ettoday、Line、TVBS、東森
圖取自Digital News Report 2021
  • 接受新聞的社群管道前五名:Line、Facebook、Youtube、PTT、Messenger、Instagram(前三名跟後三名看新聞的比率真的是斷層...)
圖取自Digital News Report 2021
  • 新聞聚合網站在台灣佔重要位置,第一名是yahoo,其次是Line Today(遙想Line Today剛出來的時候跟身邊朋友都不知道誰會看這個...)
  • 2/3的受訪者會使用社群時也會接受新聞資訊,但社群平台通常也充斥著假新聞,政府會針對假新聞罰款(new digital communication bill),因此平台可能會跟事實查核單位合作,並教導使用者什麼是假新聞(Fake News)

碎碎念:其實台灣民眾的想法好像跟想像中的差不多,不知道是因為自己在媒體相關產業工作,所以都沒什麼在用yahoo新聞,原來大家看新聞不是直接在google搜尋關鍵字,而是主動去看今天有什麼新聞(是這樣嗎?)

全球觀察重點

僅提供part2(10–56頁),有興趣的自己看

  • 因為疫情的關係,全球對於新聞的信賴平均增加了6%,相信可信度與在社群上的新聞可信度之間的差距(trust gap)也有所增長(應該是代表民眾不會全然相信社群的新聞了吧?)
圖取自Digital News Report 2021
  • 封城等限制行動的行為,讓電視新聞的收看率增加,但這反而是壓垮紙媒的最後一根稻草
  • 雖然大多民眾對於疫情的新聞很關注,然而也有一些人不想再看到這些讓人低落的訊息(通常發生在年輕人或教育程度較低者);在美國較特別的是,在總統選舉期間(特別是右翼)因為選舉新聞而不想看新聞
  • 社群媒體還是重要接受新聞的平台,特別對於年輕人
  • Facebook還是充斥著許多假新聞,但在南半球Wahtsapp(或最近竄出的telegram)恐成為另一假新聞溫床
  • 各國民眾訂閱新聞的比率差距大,挪威有高達45%的訂閱率,但在英國僅不到10%,而這些被訂閱的媒體大多已是著名、有公信力的媒體。
  • Z世代(18-24歲)不常透過新聞網站或app來接觸新聞,反而透過社群媒體、新聞聚合平台或推播,35歲以下使用TIKTOK的人,7%會用來獲得新聞資訊(尤其在拉美或亞洲),Washington Post、BBC、ARD皆開始在製作短影音新聞實驗
  • 疫情之下手機接收新聞比例暴增
  • 政治立場影響民眾對於新聞中立的認知,如在美國75%右翼覺得新聞不中立
  • 18–24歲的民眾認為新聞不中立,不常報導他們在意的議題,因此他們多使用社交軟體來看新聞
  • 大多民眾期望新聞是可以維持中立性的,且各立場的篇幅應相等(這可能出現假平等的狀況,如:一方具有強力科學證據,另一方則無)
  • 雖然新聞中立很重要,但不代表記者在有證據的前提下,站有某一方的立場。
  • 編輯室手冊應時時更新,考慮到現況,如:記者該如何因應不同新聞形式(社群、podcast)
圖取自Digital News Report 2021
  • 疫情之下許多人開始聽podcast,Spotify、Amazon、google等平台使用者增加,也有人會用zoom等通訊軟體開video podcasting(看起來是百家爭鳴呢)
  • 亞洲對於podcast的認知相較歐洲低很多

以上針對這個報告的小整理,落落長的看得眼花撩亂(要不是因為工作才不會看...),但了解一下產業趨勢也是對目前的工作滿有幫助的,畢竟還得在這個業界混下去(看完真的覺得自己英文爛死了,哭)。

如果有侵權或錯誤的地方請告知,會馬上處理的!謝謝!

--

--

Crystal KUO

也不菜但好像還是菜鳥的 PM,在這裡分享一些工作的學習!